找到相关内容115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

    遇境亦不得力。故印光法师劝人专修净土法门也。因此法门易解,人人皆可实行。   故劝诸君须深信《净土法门》,又须于印光法师前所说者,深信不疑,安心念佛菩萨名号,不必忧虑也。   此次与日本抗战,他处...

    弘一法师

    |念佛|弘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2359287870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念佛先要参念佛的是谁吗?

    时时苦口劝人,而居士中竟有谓我为邪见者。佛法真义,沈晦至此,曷胜痛叹。兹特披陈所怀,敬求印证,并乞详加阐示,众生之幸,非仅雨木一人之幸也。   印光法师答:详观来书,不胜钦佩。阁下欲令一切人亲见本来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印光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443811084.html
  • 卅年前的冤鬼现形记

    分送传观,以资劝化。有名的四川五老之一赵尧老,特在鬼照片上亲笔题叙简单事略,结尾有两句:“劝人少结冤仇,时时回头一看。”颇能发人深省。’ 湘清按:照片现鬼的事,各地报纸新闻,每有登载,兹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13216996.html
  • 放生能得解脱往生

    》说十种往生因,此十种因虽有不同解释法,但放生及劝人放生,多被解释是其中二种因。   又据《中阴教言论》,今生放生,到中阴时,其所放之众生会来到面前为你引接指路,而往生自己所欲的净土。若杀生,则其所杀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2/19381817088.html
  • 老母做噩梦急念佛 感应儿子死里逃生

      台中莲社金刚班班长李水锦莲友是一位发菩萨心最虔诚的佛弟子。他家住在市内南京路卅一号,不但佛化家庭,并且还度化了她自己的母家,她母家住在沙鹿镇明秀村的山上;在八年前的九月初八日,开始邀约莲社弘法人员到该地宣讲正法,劝人念佛;他家中供奉西方三圣像,命名曰“信义堂”,而且还将每年的九月初八日,定为纪念日,附近信者,每逢是日,都备办香花果品来信义堂拜佛闻法。民国五十二年九月初八日,学人被邀前去...

    佚名

    |母爱|孝亲|感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0304617892.html
  • 悬崖撒手的决心

    做再多的好事,哪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最终还是没有意义的。有人说我偏执,那么我知道这个人第一对佛道没有切实的理解,第二他没有真实的道心,第三他对世间还抱着幻想。我总是劝人对世事不要有任何的希望,我们应该...

    黄泰

    |出离心|入佛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00153718758.html
  •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

    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。   4、坚持去做这十种善事必有善报!   (一)爱惜物命。(二)与人为善。(三)护持正法。   (四)劝人向善。(五)救人危急。(六)公益济世。   (七)仁义...

    心如莲花

    |命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22382519031.html
  • 懂得放下,才能自在

      问: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,要面对它、接受它、处理它、放下它;其中最难的是“放下”,大部分人一旦忧虑,就是时时担心,如何才能做到“处理后就心无牵挂”呢?   答:放下,需要智慧。没有智慧,就放不下。   有位法师在公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太太,这位老太太是跟著一位中年人、一个小孩一起上车的。这小孩是老太太的孙子,老太太就把法师让的位子给了孙子坐。   法师心中嘀咕:“我是看你站得不稳,才...

    圣严法师开示

    |放下|自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23004919482.html
  • 皈依三宝身心安泰

    去作,损人利己的恶念不应起,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心必须常存。说好话者,不是要人听到欢喜,而是劝人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因而厚德载福。行好事者,凡对人有所帮助的,莫不勇往直前,令其有所成就。这是初入佛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847650.html
  • 芥子纳须弥

    一时修。还源去!心性不沉浮;安住二三味,万行悉圆收。还源去!生死本纷纶;横计虚为实,六情常自昏。还源去!般若酒澄清;能治烦恼病,自饮劝众生。   傅翕此诗,妙理深远,至诚恳切,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,劝人...

    罗伟国 陈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5353974.html